宁夏林业欢迎您
当前位置:手机版亚博首页 > 专题栏目 > 脱贫攻坚

金融“及时雨”,为扶贫产业“解渴”-手机版亚博

来源: 金融时报 作者: 日期: 2021-03-12
    “西海固干旱少雨,但幸运的是有金融‘及时雨’。”提到脱贫攻坚,固原玉明淀粉有限公司法人马玉明对《金融时报》记者发出如是感慨。该公司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别庄村,这里属于西海固,同时也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核心区。
     随着2021年《山海情》的热播,不少观众都震惊于西海固“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天上没只鸟”的自然景观,以及“几兄弟轮流穿一条裤子、喝水必须深挖水窖”的生活窘境。全国人大代表、老家曾位于西海固地区的马慧娟接受采访时表示,“西海固当年条件比电视剧里更艰苦。”
     如今,这一切已经成为历史。2020年11月16日,随着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曾经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摆脱了绝对贫困,不再是贫困的代名词。而以金融活水为扶贫产业“解渴”,成为了当地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记者了解到,固原常年干旱但土质肥沃,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不过,这里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资金匮乏成为产业发展的拦路虎。马玉明解释,“马铃薯产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强,每逢收购季节,如果无法及时筹足资金,农民的马铃薯就会烂在地里。”
     在了解到这一困难后,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指导辖区内固原农村商业银行及时对接。“从最初的几百万元到1000万元,贷款金额逐年升高。2020年疫情期间,为了支持该企业扩大生产,引导其以更大力度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固原农村商业银行将贷款额度提升到1500万元,年利率4.35%。”该行客户经理王云晖介绍。
     企业得到了实惠,贫困户也受益。王云晖表示,“这笔贷款享受了央行再贷款政策红利,利率明显降低。企业利用贷款建成了扶贫车间,带动务工带动5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5人。”
     这是一种“银行 涉农企业 建档立卡贫困户 订单购销”的金融扶贫模式,保障企业“即收即付、随销随领”。王云晖介绍,“在厂内常年务工的贫困户,年均收入6万元。另外,季节务工45人,人均收入4500元每月。此外,在订单收购时,对建档立卡户的收购价格平均高于市场价0.1元/公斤。”
     “在家门口就能有钱挣,实在太好了。”一位贫困户对记者感慨。扶贫车间的建设让贫困户“离土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实现了“挣钱持家两不误”。
     和固原玉明淀粉有限公司相似,享受央行再贷款等政策红利的还有千千万万家带贫企业和曾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贫困户。据统计,本轮脱贫攻坚战中,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7100多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6688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发放9.2万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资金保障。2016年来,近3万亿元贫困人口贷款和4万亿元产业精准扶贫贷款累计支持贫困人口9000多万人次。
     “金融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源头‘活水’,放大了扶贫资金效应,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和贫困地区发展资金缺乏的问题,激发了贫困群体和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和活力。”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对记者表示,“正是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出台的多项政策引导下,商业银行逐步回归农村市场、下沉服务重心,加速金融资源向农村回流。”
     “过去几年里,人民银行主要依靠扶贫专项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等引导金融机构撬动支持脱贫攻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告诉《金融时报》记者,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人民银行将充分利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综合性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投放。同时,他表示,人民银行还将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各金融机构瞄准“特色种养、绿色食品、乡村现代服务”三大重点产业,“量体裁衣”探索符合需求实际需求的乡村振兴金融产品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地图